清明非遗主题研学
清明是春季的第5个节气,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。这一天,除了祭祀祖先,大家还会采茶、踏青、赏春。草木吐绿,春暖花开,正是享受大自然的好时节。
燕子来时新社,梨花落后清明。让我们一起踏上清明非遗研学之旅,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!
研学时间
4月4日、4月5日9:00-15:30
*报名时间截止至4月3日12:00前
研学费用
198元/位
*费用包含:门票、午餐、师资费,物料费,课程设计费,户外活动意外保险等。
*费用不含:来往湿地的交通费,景区内的二次消费。
年龄要求
10-12周岁
报名方式
▼长按二维码,进入活动页面
▼长按二维码,立即咨询
注意事项
①听从带队老师指挥,不得擅自行动,随时清点人数。
②遵守规则,文明游玩,带好随身物品,禁止乱扔垃圾。
③穿着适合户外活动的衣物、运动鞋,带好水杯等。
④如遇到突发状况,及时与带队老师联系。
清明知多少
“桐始华,鼠化为鴽,虹始见”。万物生长此时,皆清净明洁。通过了解清明三候,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季节变化的敏锐观察。
清明节,最早起源于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习俗。古人相信,在这个时节,天地交合,阴阳交感,祭祀祖先可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。
踏青挖野菜
清明节前夕,青团就早早地上市了。你知道制作青团的重要食材是什么吗?没错,是艾草!这一次,让我们跟着自然导师,来一场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。
除了艾草,我们还会识别很多常见的野菜,比如:苜蓿,荠菜,蒲公英,马兰头,马齿苋等等。看一看,闻一闻,辨识它们的形状、气味和生长环境,你就会成为小小野菜专家。
蹴鞠比赛
蹴鞠,是一项传统的体育活动,被誉为“足球之祖”。早在唐代,“清明蹴鞠”就十分流行。据《东京梦华录》记载,“举目则秋千巧笑,触处则蹴鞠疏狂”,可见宋人对蹴鞠的喜爱更盛。
在蹴鞠比赛中,除了个人的球技,团队合作也至关重要。“预备,开始!”让我们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蹴鞠比赛,感受到古人的足球世界,体验运动的激情和快乐。
*有古装的小朋友,可换上古装参与蹴鞠哦
非遗编柳
民谚曰:“清明不戴柳,红颜成皓首”。清明戴柳的习俗最早可以追溯至唐代,古人会采撷柳条,并变编成花环,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对春天的热爱。
柳枝婆娑,轻轻摇曳。在温柔的春风里,头戴亲手编织的柳条,和大自然撞个满怀。
制作青团
江南一带,对青团的喜爱情有独钟。在清明时节,家家户户用新鲜的艾草和糯米,制作成青翠欲滴、形态可爱的团子。一口青团,满嘴清香,这就是春天的味道。
知识点又来啦!青团的青一般来自艾——一种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及其近缘近似种。记得好好观察一下哦!
������
让我们带着
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和热爱
踏上清明非遗研学之旅吧